【真的是最終章了】
夢回大明春 | 作者:王梓鈞 | 更新時間:2021-05-08 21:05:32
推薦閱讀:
(看了評論,似乎同學們有異議,也有些意猶未盡,那就專門再寫一章。)
翌日,值休。
如今各國不理會什么星期,而是按“旬”來計算短期天日。
工作休息日,延自大明官員的“逢五休一”。工人階級不斷革命之后,政府又被迫立法為“逢五休二”,跟另一個時空的每周雙休沒啥區別。
天竺國在王淵退位以前,正式頒布“十二氣歷”,現在被國際上稱為“公歷”。
天竺的十二氣歷,跟沈括的十二氣歷,大同小異。
傳統農歷是陰陽歷,十二氣歷是純粹的陽歷。
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,即農歷“立春”,為每年的1月1日,對應歐洲歷法就是每年的2月3日或4日。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,即農歷“驚蟄”,為每年的2月1日,對應歐洲歷法就是每年的3月5日或6日……以太陽到達黃經300度,即農歷“大寒”,定位12月1日。
一年有12個月,大月31天,小月30天。
說實話,比西方歷法科學得多,至少不會因為政治原因,導致某些月份只有28天。
當然,傳統農歷還在使用,不過主要用于祭祀或節慶。比如除夕、元宵,早已成為習俗,歷法再改依舊是那樣。農歷三月初三,已成為通行全球的“情人節”,源于中國傳統的上巳踏青。農歷七月初七,已成為全球通行的“婦女節”,因為乞巧節在古代本來就是女人的節日。
今日的天氣很熱,周鵬穿了一件短袖對襟衫子,也就是短袖襯衣。
現代襯衣,由中國古代襯衣(中單)改良而來。如今還有斜領的,但并非主流樣式。對襟的才是主流,一來工廠制衣時方便且省料,二來人們穿衣時也更方便涼快。
小姨的穿著更有意思,上身是漏肚子的短衣,下身是一條百褶裙子。這套裝束,屬于中國傳統女裝與印度沙麗的結合體。漢人移民到天竺,帶來風俗文化的同時,也難免受到印度本地習俗的影響。
特別是穿衣方面,印度太熱了,夏裝不改都不行。
“鵬鵬,今天本來說帶你出去玩,”小姨擦著額頭的汗水,關掉風扇,打開空調,“但天氣太熱,我跟你姨父都不想出門,你想去哪兒讓你哥帶著。當心別中暑了。”
林逸朗說道:“我不出門,我要打游戲。”
姨父責備道:“明年就考大學了,還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游戲!就你這樣子,別想考上好大學,今后找工作都難!”
林逸朗說道:“大不了以后去歐洲混。”
“你就不能有點志氣?”姨父被氣得不輕。
另一個時空的“中東”,如今被稱為“近西”。在東方世界混不下去,可以選擇在“近西”謀生,只有渣渣才會選擇去歐洲。
歐洲太窮了!
即便是法國和日耳曼,這兩個歐洲小霸王,工資都遠遠不如中國和天竺,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。
不過在意大利地區沿海地區還行,那里并沒有完成統一,仍存在一堆共和國和王國。東方商品從埃及運河過去,意大利沿海屬于商品集散地,個別港口城市相對繁榮,有大量漢人商賈投資的企業。
許多漢人底層渣子,喜歡去西歐窮國廝混,那里的女人很容易泡到手。
甚至出現各種套路,西歐女人給自己編造故事,說什么父親早逝、母親重病,自己必須打多少份工賺錢養家。以此激起漢人男性同情心和保護欲,由此形成短期或長期的包養關系,如今西歐那邊擁有難以統計的混血后代。
這種現象可用兩個字解釋,“慕強”而已。
事實上,中國和天竺都內卷得厲害,工業化早就帶來生育率下降。第三次大戰,更是造成青年人口下降,國家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,同時也帶來女性權利的提升。直到二三十年前,兩國的人口結構才恢復正常,如今中國約有12億人,天竺約有13億人。
兩國生育率依舊很低,這是工業化帶來的不可逆轉的結果,除非再出現一次世界大戰。
另一個時空,二戰后法國殖民地的黑綠,在非洲老家下豬崽一樣生。可當他們移民法國,在大城市獲得穩定工作之后,生育率同樣被資本家搞得集體下降。
好在兩國人多,地區發展不均衡,而且資本也沒徹底控制國家,沒有搞什么去工業化。
兩國沿海地區,主要發展金融、三產和高新科技,工廠則搬去內陸以節省人力成本。
再加上一個人口5億的北殷,同樣擁有超強工業能力。這簡直是不給其他國家留活路,想吃剩飯都吃不飽,英國、西班牙什么的全部處于赤貧狀態。
而且由于文化理念,在殖民時代結束之后,中國、天竺和北殷都不搞霸權,也懶得去干涉別人的內政——就算有這種現象,也是商人階層自己在搞,政府并不直接出手玩黑的。
很簡單的思維,我正常做生意就能賺你錢,管你國內是什么鬼樣子?只要政權更迭,不嚴重影響商業環境,中國和天竺都是懶得出手的。
另外,就是霸權不起來啊,三強并立,無法獨霸。
中國和天竺,主要控制亞歐非的經濟。北殷則在殷洲當霸主,整個殷洲都是其后花園。
漢語早就是世界通用語言,全球70%的人口以漢語為母語,其中包括許多金發、紅發、棕發的白色人種。比如葡萄牙,因為當了一百多年的二道販子,長期跟漢人接觸往來,甚至為了保住貿易地位,一度主動申請成為天竺的行省。
如今,每年都有在東方混不下去的漢人,大量前往非洲和歐洲,導致西方漢人數量越來越多。
特別是在波斯灣沿岸,漢人已占總人口比例的40%,東非個別小國干脆就是以漢人為主體。
……
“鵬鵬,打游戲呢。”姨父走進書房。
周鵬連忙站起來:“姨父要用電腦?那我去看表哥打游戲。”
姨父笑道:“沒事,我不用,進來看會兒書。”
“哦。”周鵬又坐回去。
姨父中學歷史老師,而且還懂書法,是省里的書法家協會會員。他隨手翻出一本書籍,對周鵬說:“鵬鵬,你學習好,打游戲要適可而止,別像你哥那樣玩起來姓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周鵬點頭說:“嗯。”
姨父把眼鏡瞟向屏幕,看了一陣皺眉道:“這什么游戲?簡直胡鬧,王若虛居然在朝鮮做官!”
“我招降過來的。”周鵬只能耐心解釋,而且還強調王淵投降幾率很低,要反復讀檔跟買彩票一樣碰運氣。
姨父生氣道:“再怎么難招降,都是胡鬧!”
別看現代人直呼“王淵”的大名,似乎不怎么尊重,但骨子里都崇拜得很。
周鵬只能苦笑:“姨父,這是游戲。”
“游戲審查部門是干什么吃的?這都能通過?”姨父吐槽道,“天竺皇室也不頂用,都養成一群豬了,不知道給自家祖宗保留顏面。重修《明史》,已經鬧了兩百多年,到現在都沒鬧明白!”
周鵬問道:“為啥要重修《明史》?
本章未完,點擊[ 下一頁 ]繼續閱讀-->>